编码器的作用有哪些?
编码器编码器Encoder是一种传感器类,主要用于检测机械运动的速度、位置、角度、距离或计数,除应用于工业机械外,在许多电机控制伺服电机、BLDC伺服电机中,还可以作为换相、速度和位置的检测根据检测原理,编码器分为光学式、磁性、感应式和静电容量式。 根据其刻度方法和信号输出形式,分为增量型编码器和绝对值编码器。 光电编码器是利用光栅原理实现位移—数字转换的,从50年代开始应用于机床和计算设备。 由于其结构简单、计量精度高、寿命长等优点,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和推广,在精密定位、速度、长度、加速度、振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。
采用接触式编码器----电刷输出,一个电刷接触导电区或绝缘区,指示导线的状态是“1”还是“0”。
非接触式编码器----受光元件是受光元件或磁敏元件,使用受光元件时,在光透过区域和光不透过区域表示代码的状态是“1”还是“0”。
增量编码器----将位移转换为周期性电信号,将该电信号转换为计数脉冲,用脉冲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。 旋转轴旋转期间,有对应的脉冲输出,通过任意设定其计数开始点,可以进行多圈的无限累积和测量。绝对值编码器----是直接输出数字量的传感器,经常用于电机的定位和速度系统。 由于各角度位置均支持唯一的数字代码,因此显示值只与测量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有关,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。
旋转增量编码器----旋转时输出脉冲,通过对装置进行计数得知其位置。 编码器不动作或停电时,通过计数装置的内部记忆来记住位置。
采用多旋转绝对式编码器----钟表齿轮机械的原理,在中心拉线盘旋转时,通过齿轮驱动另一组拉线盘(或多组齿轮、多组拉线盘),除了单圈拉线外,还驱动圈数更多的拉线